【2018泰國梅村亞太區禪營初體驗-佛法分享】
每天都有佛法課(Dharma Talk),闡述一行禪師所傳承的佛學思想,通常是由資深的法師在台前分享,用英語傳述,若要聽翻譯機,有劃分中文區、日語區、越南區、泰文區等等,大多是由該國出家僧人負責即席口譯。
別以為佛學講道很無聊,上了一堂用「歐普拉脫口秀」的方式講道,現場氣氛充滿歡笑與活潑,是我最耳目一新、也挺喜歡的方式之一。但聽有些中國朋友表示,因為必須等口譯翻譯的時間,因此常常是聽懂英語的人笑完了他們還沒反應過來,等聽懂了大家卻又笑完了,加上有時候笑點很難翻譯完全,所以建議來參加活動的同修們若能具備英語初中程度,是能大幅提升參與感的。
這堂「脫口秀」裡,法師邀請三位在家眾上台分享修習五項正念的成果、最有收穫的練習過程。這三位受邀者分別是: 20歲的香港女孩、77歲的美國阿嬤、40多歲的新加坡男子。香港女孩說,她從四歲就跟著母親開始接觸梅村,梅村的五項正念練習讓她度過了許多負面情緒的時刻,要不是時常提醒自己練習正念,她極有可能像其他壓力甚劇的香港同學一樣,選擇自殺一途 (她說在中學時,就曾有一學期將近20人跳樓自殺的案例,好驚人的數字!) 而77歲的美國阿嬤的心態很年輕,常常將笑容掛在臉上,分享她的婚姻哲學,雖然歷經多段婚姻與戀愛關係,她並不覺得每段關係的結束代表自己的失敗,事實上,每段關係裡都帶給她不同的成長功課,她這席話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,長久以來東方文化總是勸和不勸離,不適合的關係仍苦撐著,痛苦又無法自拔,假如離婚了,社會的眼光往往當你是個失敗者、或者你有什麼問題等等,77歲美國阿嬤的分享,我覺得是鬆綁套在伴侶脖子上的繩子,給彼此自由,而且並非失敗、而是成長。後來我在走廊遇見她,對於她的分享表達感謝,讓我深受啟發,在擁抱禪時她一邊說:「重點不是有沒有婚姻關係,而是你過的快樂不快樂,如果有人給妳壓力,妳大可燦爛微笑答以:『I’m single, but I’m happy!』」阿嬤的快樂情緒好感染人。40歲的新加坡男子分享他過去的戀愛關係、以及他如何用較妥適的方式來導引、宣洩性能量,而不至於讓自己落入縱慾的處境。這堂脫口秀佛法課,充滿歡笑與幽默,挺喜歡這樣的氛圍。
脫口秀式佛法課 |
其他佛法課的分享裡,談及許多面向,例如如何面對與處理憤怒、辨別實相與虛幻、如何運用正念在轉化生活中面臨的痛苦等等,我覺得是十分能落實運用在日常生活裡的處事指南,而不是想像中的不食人間煙火與空靈感。有部分內容紀錄下來,與大家分享:
☕ 正念是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,並且要經常練習,否則舊習會像雜草一樣蔓延,讓悲劇重複上演。當事件發生時,沒有好與壞,它本身是中性的,也就是說好與壞是我們心裡的感受投射。要知道,快樂與痛苦是同時存在的,但我們卻常常將自己沉浸在痛苦裡而忘了同時快樂也正存在著,要轉化悲傷與痛苦便要時時將自己帶到此時此刻、專注在一吸一吐間、接著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、更進一步看見自己的情緒感受以及引起感受的原因。事件的發生只是一個引信,事實上引發痛苦的種子是老早就種在我們心底的。當能辨別出因因果果,你就有能力轉化痛苦、進一步放手(let it go)。
☕ 我們看到的現象總以為真,這些現象有以下特點:無常、相互依存。但「真實」是不滅的。在生活中依此準則觀察事物,能幫助減少痛苦。
☕ 親近大自然能幫助我們度過心裡的苦。心情低落的時候你可以走到戶外去抱抱樹、接收大自然的能量,這樣可以滋養對樹與大自然的感恩之情,而我們也才會願意致力保護大自然與這塊土地。
☕ 假若你全然的生活在每一個片刻,那即是永恆(If you live every moment to the full, it’s the eternity.)。永恆不存在於未來,永恆只發生在現在。
☕ 與他人溝通時,覺察、留意自己的選字用詞,選擇和平的溝通方式。我們溝通時,並不是為了讓對方昇起防衛心,當我們受到委屈或一些其他引發情緒的事件,不用馬上做反應。因為我們心裡有著憤怒的種子,這時候需要正念的幫忙。我們可以選擇適當的時機,私下跟對方表達,而不是在公開場合。
此外,有一堂佛法Q & A的時間,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,法師們在台上一一解答,紀錄一些問與答的內容,覺得實用,也與你們分享:
☕
Q: 如何和脾氣暴躁的至親相處?
A: 首先要去了解他們受困於什麼、他們內心痛苦在什麼地方、過去發生了什麼事,藉由詢問了解,你才能有機會轉化跟至親相處的方式。因為有了瞭解、才有同理心。
☕
Q: 一行禪師現年歲已高,目前返回越南打算就此度過餘生。我喜歡梅村的教導,但在一行禪師過世之後我們該怎麼辦呢?
A: 這是個難過但重要的問題,像個警示鐘,提醒我們無論什麼情況,我們要時時刻刻練習正念,無論我們身在何處、做何事,一行禪師的精神便永久存在。還有,我們必須懂愛並非愛形體、而是愛他的精神,這樣你能懂的如何真正愛一個人。
☕
Q: 我跟我老婆的相處漸漸的碰到許多困難,我們越來越挑剔彼此,看不見對方的優點,我想改善與伴侶的相處關係,但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A: 首先,Love is not attachment (愛不是依戀)。當每天時時刻刻練習正念呼吸,我們就開始愛自己了。我們身體需要足夠的氧氣來維持健康,讓血液循環變得更好,所以如果你常常焦慮、忙碌,記得經常帶自己回到呼吸、帶氧氣與營養給自己,這就是愛自己的資糧。
那麼何謂真實的愛呢? To love is to accept,愛的第一步是「接受」,所以你並不需要把痛苦踢開,因為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,練習久了就有辦法把痛苦轉為愛。而你不太想接受自己的地方,只是真實的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,所以並不需要痛恨自己。如果你也用同樣方式去面對討厭的人,你就呈現了大愛;如果妳想對方屬於你、聽命於你,那不是愛。
愛的第二個元素是「喜悅」,你不會執著、比較、嫉妒,當你看到其他人做得好,你不會嫉妒、而是與他一同喜悅。
第三個元素是「沒有分別心」,比如說不同小孩有不同行為,你就有不同的態度喜好,那就不是愛,愛是沒有分別心的。而我也要提醒你,在你幫助別人之前,你首先要給自己足夠滋養、先具備愛與慈悲,你愛別人幾分、與你愛自己幾分有著深切關聯。
最後,心懷善意還不足夠,你表現出來的行為也要時時覺察。你可以問問你的伴侶:「Do you feel free as the way I love(treat) you? (我對待你、愛你的方式讓你覺得自由嗎?)」愛是讓彼此感到自由、而不是桎梏。
☕
Q: 我常常因為社會上發生許多不公不義的事而感到絕望與憤怒,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也感到很痛苦,我該怎麼辦?
A: 與其去爭辯事情的對錯與否,你可以選擇在激發身邊的人更有覺知地面對自己的一言一行,如此他人才能真正的改變,而社會也才能跟著改變。
☕
Q: 我單身,我時常為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性慾而困擾著,有沒有什麼比較妥適的方式可以讓我好好引導這股性能量?
A: 我雖然是出家僧人,定下戒律不能有性行為,但這是很實際的問題,我們出家僧人一樣必須面對的問題,所以我可以這樣回答、提供幾個建議給你: 首先,你可以嘗試多運動,運動能幫助宣洩性能量; 再來,也可以試試看吃素、能幫助減少七情六慾的慾念,而且尤其晚上應攝取少量的食物;還有,也要少接觸激起性慾的觸媒(影片、圖片、文章)等等;最後,多參加這樣的禪營活動也有幫助喔(笑)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